President Donald Trump speaks in the Roosevel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D.C., on March 3, 2025.

(SeaPRwire) –   川普總統可能會像發表國情咨文一樣走進國會大廈。他可能會像發表國情咨文一樣侃侃而談。但嚴格來說,在國會聯席會議之前的大型演講並不是國情咨文演講。 

這主要是由於傳統。

雖然《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必須「不時」向國會提供「聯邦的狀況的信息」,但早期的報告在頻率和形式上各不相同。根據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 (CRS) 的說法:「在 1801 年至 1913 年間,總統們透過向國會發送正式的書面信件來履行其憲法義務。」是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於 1913 年恢復了喬治·華盛頓總統於 1790 年開始的向國會發表口頭演講的做法,儘管隨後的一些總統仍然以書面訊息作為補充或替代。

根據 CRS 的說法,這份報告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之前被稱為年度訊息,「他將憲法語言『聯邦的狀況』應用於訊息和事件,這成為他總統任期內流行的命名法。」根據 美國眾議院歷史、檔案和藝術辦公室 的說法,「國情咨文演講」的標題在 1947 年杜魯門總統執政期間正式確立。 那也是第一次電視直播的國情咨文。

在 1933 年正式規定新當選的國會議員於 1 月 3 日宣誓就職,新總統於 3 月 4 日至 1 月 20 日宣誓就職的第 20 修正案之前,年度訊息通常在 12 月發表。 從 1934 年羅斯福的第一個任期的 10 個月開始,國情咨文開始在年初(通常是 1 月或 2 月,但最近晚至 3 月)發表。 但新的時間安排產生了一個問題:在就職典禮年,由誰負責發表報告:即將離任的總統還是即將上任的總統?

根據 美國眾議院歷史、檔案和藝術辦公室 的說法,一些總統「選擇在離任前的去年 1 月或就職的那一年不發表國情咨文演講」。 但 1981 年並非如此。 那一年,即將離任的吉米·卡特總統向國會發出了一份書面訊息,新上任的羅納德·雷根總統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了口頭演講。 但雷根開創了一個新的傳統:他在就職典禮年向國會發表的演講明確表示不是國情咨文演講。

喬治·H·W·布希總統、比爾·柯林頓總統、喬治·W·布希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川普總統和喬·拜登總統都紛紛效仿,在就職典禮後的幾週內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了非國情咨文演講。(雷根稱他的演講為「關於經濟復甦計畫的國會聯席會議講話」,而布希總統和柯林頓總統稱他們的演講為「關於政府目標的講話」,而歐巴馬總統、川普總統和拜登總統則簡單地稱他們的演講為「國會聯席會議講話」。)

但根據 美國眾議院歷史、檔案和藝術辦公室 的說法,這些演講在技術上不是國情咨文演講這一事實並沒有什麼區別,該辦公室表示「這種演講對公眾、媒體和國會對總統領導力和權力的看法的影響應該是一樣的。」

就川普而言, 這 將是他討論第二個任期的頭六週的機會,這些頭六週顛覆了 和 ,並概述他未來幾週和幾年的議程。 川普週一在 Truth Social 上 表示:「明天晚上將很重要。」 「我會說實話!」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