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當你聽說好萊塢要改編像《同情者》這樣的書時,你會擔心。2015年出版並廣受好評的這本處女作,設定在美國人稱為越南戰爭但越南人稱為美越戰爭後不久的時期,因為小說以「兩國兩心」的「自白式」語氣,對移民經歷進行「層次豐富」的描述,而獲得普立茲獎。它是一部心理驚悚片、戰爭故事、政治諷刺劇、以及對身份認同的探討,通過一系列敘事框架展開,主要發生在一個尚未弄清自己是誰和信仰什麼的「兩心人」的破碎內心世界。
我們真幸運,這次改編工作交給了朴贊郁。這位韓國導演曾執導國際熱門電影如《老男孩》、《女管家》和《鬼怪》,他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以將美與醜、流行類型與文學層次、低俗驚悚與藝術想像巧妙結合的方式,創造出深刻的影響。2018年,他也導演了約翰勒卡雷間諜小說《小鼓手女孩》的影集版本。在聯合節目總監唐麥凱拉(加拿大影集《敏感人士》的導演)的合作下,朴贊郁將《同情者》改編成一部充滿活力、忠於原著但往往大膽的影集,將於4月14日在HBO首播,在雄心和實現上都與作者阮成南那部精彩小說不相上下。
雖然故事開始於1975年西貢陷落前的幾個月,但我們首次遇到的主人公只知道他名為「上尉」(Hoa Xuande飾演,出色表現) ,當時他正在共產主義再教育營中,為越南新領導層重新修改他的自白。作為南越秘密警察的一員,他與CIA密切合作,為越共進行反革命活動監視。「同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推動革命事業。」他堅持地對營中的指揮官說。但對方不為所動,要求他再次修改:「從電影院開始講起,這次記住每個細節。」
在一定程度上,《同情者》適合改編為影集。一旦上尉、將軍(李全飾)和邦(弗雷德·阮坤漢飾)定居在骯髒的洛杉磯郊區後,這部7集影集給我們提供了諸如上尉在他真實和假想上級的委派下進行的暗殺任務等故事。工作場景短暫聚焦在上尉就職的美國母校,在那裡他在一個明顯具有東方主義色彩的「東方研究」部門找到工作,並與一位機智的女同事發生關係。影集的高潮是一集以《哈姆雷特》為藍本的黑色喜劇片集,上尉在其中作為「文化顧問」,決心真實代表他的人民——或者至少給越南角色一些台詞。朴贊郁和麥凱拉甚至保留了阮成南小說中那段往自我認知的痛苦旅程,而不是過多使用(性)虐待場面。
整個影集中,上尉最明顯的對立面就是羅伯特·道尼(同時也是執行製片人)飾演的各種白人。首先他飾演克勞德,一位帶有亨特·斯托克頓色彩的CIA人員。然後他飾演那位女性化和文化擬人的東方研究主任,以及一位為了討好新移民的反共越南難民而說謊的國會議員。道尼享受每個誇張的人物形象,但在導演《哈姆雷特》的「導演」一角更是得心應手。這種典型朴贊郁式的超現實元素在多方面都有意義。美國霸權的每一個層面——政治、文化、學術和安全體系——都有同一張臉。道尼多重角色也可以看作回應好萊塢對亞洲角色和演員的同化處理。作為《哈姆雷特》電影中的臨時演員,邦不斷換裝死亡。
像Xuande和道尼的表演,以及阮成南小說一樣,這次改編也有深度。它傳達的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訊息。從模仿新好萊塢那種豐富的地球色調風格到美國搖滾音樂和可口可樂的元素,朴贊郁通過視覺語言說明了文化霸權如何模糊戰線。影集帶有苦澀的嘲諷態度看待代表性的雙重局限性,涉獵福克納式的反戰荒誕,深入研究認同政治的本質就是思考什麼意味著認同任何東西。在最有力的時候,《同情者》區分開一個人所擁護的意識形態,和他在一場致命遊戲中投入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生存下去的原因可能比為了什麼而願意死去更重要。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